四季食疗养生,秋冬养阴学起来

作者:中华健康网 时间:2023-03-15 15:40 阅读:7328

四季食疗养生来源:【大河健康报】大河健康报记者 张保富清风送夏暑,细雨带秋凉。处暑已过,秋意渐浓,中医认为养生需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那到底什么是秋冬养阴?秋冬养阴又有什么好处呢?图片来源 pexels.秋冬养阴可润肺滋肾这几天,郑州秋风细雨、气温骤降。市民小李告诉记者,立秋以来,他的喉咙不太舒服

来源:【大河健康报】

大河健康报记者 张保富

清风送夏暑,细雨带秋凉。

处暑已过,秋意渐浓,中医认为养生需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,那到底什么是秋冬养阴?秋冬养阴又有什么好处呢?

图片来源 pexels.

秋冬养阴可润肺滋肾

这几天,郑州秋风细雨、气温骤降。

市民小李告诉记者,立秋以来,他的喉咙不太舒服,经常咽干、咽痒。

在医院就医后,医生诊断小李是典型的“秋燥”,并表示这个季节养生当以“防范秋燥,护阴津为主”。

结合小李体质特征,医生建议其适当服用一些滋阴润肺的补品、水果或药粥。

事实上,秋冬养阴是中医四季养生原则之一,秋冬万物敛藏,养生者宜顺时而养,调理保养阴精、阴液,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,生活中要避免损伤阴液、阴精的情况出现。

而秋天燥邪当令,肺喜润恶燥,秋天养阴可润肺滋肾,金水相生。

河南省中医院治未病科副主任医师边红恩告诉记者,人体状态一般分为健康状态、亚健康状态、疾病状态。

中医认为阴阳平衡、阴平阳秘是人体健康状态,阴阳平衡的变化是疾病产生发展的根源。

“秋冬养阴”的目的就预防、避免因外邪而导致的人体阴阳平衡发生变化。

秋冬养阴也需因人而异

至于秋季具体如何养生,《黄帝内经》中就有答案:

“秋三月,此谓容平。天气以急,地气以明,早卧早起,与鸡俱兴,使志安宁,以缓秋刑,收敛神气,使秋气平,无外其志,使肺气清,此秋气之应,养收之道也。逆之则伤肺,冬为飧泄,奉藏者少。”

但边红恩提醒,“秋冬养阴”理论也不能一概而论,群众养生时切忌盲从,还需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。

对于一般平和体质的群众来讲,食用滋阴润肺、养阴润燥的中药或食物是没问题的,它们能补充或保养人体阴液、阴精。

对部分体质敏感、不耐寒热的人来说,病生于“太过”与“不及”,即人体脏腑功能太强或不达标均可视为疾病,“秋冬养阴”也要避免过热导致的阴液损耗。

这是因为,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可以理解为夏不过凉、冬不过热,春夏天热,贪凉饮冷容易损伤阳气,秋冬寒冷过于保暖、辛辣炙博也会损伤阴液。

“一场秋雨一场寒”,部分阳虚怕冷虚寒体质者,可以说是季节交替最感同身受的群体。

特别是在秋冬季节,过敏性鼻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支气管哮喘患者最易发病。边红恩介绍,这类疾病多因阳气不足所致。

对于阳虚人群,“秋冬养阴”不能单纯地进补滋阴润燥的药食,还需要温润之品,温可驱寒、润可滋阴,阴阳调和,疾病不生。

以过敏性鼻炎为例,该病遇凉就鼻塞、喷嚏、流涕,大量流涕后鼻干、鼻痒,主因肺气虚弱、卫表不固,风寒犯及鼻窍,邪正相搏,津液停聚,鼻窍壅塞,遂致打喷嚏流清涕。它们的“秋冬养阴”只需要温补肺气、滋阴润燥即可。

本文来自【大河健康报】,仅代表作者观点。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。

ID:jrtt

标签:
头条要求
推荐新闻
热门标签